北大新传考研440真题详解 | 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北大新传考研440:名词解释:符号互动论
答题思路
关于“符号互动论”的名词解释注重考察对新传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回答此题时应注意合理构思好答题结构,一般采用“总分总”的答题结构,在开头直截了当阐释清楚符号互动论的具体内容,紧接着展开论述核心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最好能够具体分析,内容应该包含符号互动论的提出者、发展、核心观点等。最后要加上概括提升的结尾句,总结拔高符号互动论的意义、影响、应用等。
回答时切忌机械背诵和没有层次,除了要做到要点无遗漏之外,还应保证有清晰的答题思路及框架。
答题内容:
符号互动论
又称“象征性互动理论”或“符号互动主义”,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
提出
是有社会学家领域中的一个理论学派--芝加哥学派所提出,这一理论由乔治.赫伯特.米德和查尔斯.霍顿.库利最初阐发,建立在“镜中我”、“主我-客我”的观念基础之上,后经米德的学生赫伯特.布鲁默总结提出。
米德的论文与演讲稿集《精神、社会与自我》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认为:“符号互动”一词当然是指人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独特特征。这种特征寓于这一事实中,即人们不仅对彼此的行为作出反应,还理解或“确定”彼此的行动。他们不是对别人的行动直接作出反应,而是根据他们赋予这些行动的意义作出反应。因此,人的互动是以使用符号,通过理解或确定彼此行动的意义来作为媒介的。这种媒介等于在人类行动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了一个解释过程。
二
发展
继米德之后,芝加哥学派的赫伯特·布鲁默和爱荷华学派的曼德福·库恩分别继承和发展了米德的互动论学说。布鲁默和库恩的理论探讨发展到后来最终构成当代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他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布鲁默最先开始使用“符号互动论”一词。布鲁默认为,人对社会客体的作用应依据该客体对他的意义,社会客体的意义来自于社会互动,而意义则是在解释过程中获得和改变的。布鲁默学派把社会互动解释为符号的直接沟通,人能够设想他人或群体如何评价个人,即能够通过扮演经过概括化的他人角色,并相应地解释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那么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等平台发布的照片、动态,就是一种符号。人们会根据客我,即社会我的评估,发布符合自己人设的内容,由此获得一些“点赞”和“评论”,进而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还有在网上聊天时,一时不知道如何与人打开话题,会使用各种丰富的“表情包”来打开话题,而“表情包”作为一种有声符号,是表意符号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优势在于有声的符号不仅可以引起他人的反应,我们在说话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说的,这样直接双向的交流才更容易引发双方的进一步交流。
而库恩认为,作为一种客体的人类,“核心自我”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社会化过程,人类掌握了对自己较稳定的一套态度和意义。人们通过界定自己的角色和限定被置入社会情景中的客体,使核心自我塑造和限制他们解释情景的方式。人类个性是由此被建造起来的,且较为稳定,它使人类行为具有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比如在社交网络中,我们会根据自己每次发布的状态(符号)获得的点赞来调整自己下一次的发布内容,因此使得人类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三
核心观点
1. 社会是一个意义系统。对个人来说介入与语言符号相关联的共认意义是人际活动,从中产生出引导行为使之遵循可预期格式的稳定而又共同理解的各种期待。
2. 从行为学的观点来看,社会现实和物质现实都是标明的意义构成。由于人们单独和集体地介入符号互动,他们对现实的解释既社会常规化,也个人内在化。
3. 符号是结合人们的纽带。人们对其他人的看法以及他们对自己的信念,是从符号互动中产生出的个人意义构成。因此,人们对彼此和自身的主观信念是社会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实。
4. 在一特定行动情况中,个人行为是受人们与那种情况相联系的看法和意义支配的。行动不是对外部来源的刺激的自动反应,而是对自己、他人、及所处情况的社会要求所得到的主观构想的产物。
四
影响与应用
简言之,符号互动论强调的是:人类之所以认识自我,形成群体,构成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而进行的。
罗杰斯指出:“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即后来被称为符号交互论的观点。”符号互动论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理论对于传播学研究而言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至今仍是传播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符号互动论通过阐释自我的解释域、符号的自然属性及人类沟通的重要性,广泛应用于理解、认知社会越轨、两性命名符号、校园互动及家庭人际互动等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C].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毛晓光.20世纪符号互动论的新视野探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1(3)
[3] 唐月芬.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评述[J].心理咨询师,2012(11),134页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本期推荐: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